来源:橄榄锅 时间:2023-05-03
2023襄阳护士学校开设的专业有:护理、中医康复保健、药剂、助产、老年服务与管理、卫生信息管理。
序号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1 | 襄阳护士学校 | 护理 |
2 | 襄阳护士学校 | 中医康复保健 |
3 | 襄阳护士学校 | 药剂 |
4 | 襄阳护士学校 | 助产 |
5 | 襄阳护士学校 | 老年服务与管理 |
6 | 襄阳护士学校 | 卫生信息管理 |
1、护理专业
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护理专业就业方向
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各级各类综合医院、专科医院、急救中心、康复中心、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并且从事临床护理、护理管理工作。
2、中医康复保健专业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在掌握本专业所必备的基础医学和临床知识基础上,能较系统掌握中国传统康复和现代康复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具有独立的实践操作能力及发展潜力的基层康复保健专业技术人才。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主要课程
德育、中医学基础,中药学基础,中医养生康复、推拿、针灸、食疗等基础,人体解剖生理学基础,现代康复医学基础,常见病诊疗概要,现代医学心理学基础等
中医康复保健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医院康复科、疗养院、康复保健中心、社区康复保健机构、社会福利机构,从事中医康复、保健工作。
3、药剂专业
药剂专业培养目标
贯彻执行国家教育、卫生工作方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素质、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熟练掌握药剂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药卫生机构和行业从事药品生产、销售、应用和药学服务等工作,具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技能型、服务型的高素质劳动者。
药剂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制药企业、药品营销企业或医院等单位,从事调配处方、配制制剂、药品质量检测与贮存保管、药品销售的市场开发与经营等业务工作。
4、助产专业
助产专业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护理事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护理及助产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毕业后能在各级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从事护理、助产、母婴保健及计划生育工作的技术应用型护理、助产专门人才。
助产专业核心课程
护理药理学、护理学导论、基础护理技术、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科护理、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新生儿护理、传染病护理、社区护理、急救护理技术、人文素养、护理管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护理沟通与礼仪、卫生法律法规等。
助产专业主要就业岗位
各级各类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其他医疗服务机构的助产及母婴护理、计划生育、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及预防保健等岗位。
5、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
老年服务与管理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本专业人才所必备的科学文化素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包括老年身心护理、老年心理分析与咨询、老年营养与保健以及老年文体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等多方面的能力,能够从事老年机构服务与管理、老年产业经营、老年社团活动组织、老年活动策划等相关职业岗位的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人才。
老年服务与管理就业岗位
各级老年机构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员、营养与保健顾问、音乐照护师、社区服务与管理员、活动策划员等。
6、卫生信息管理专业
卫生信息管理培养目标
是培养从事卫生管理技术的中等技术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卫生信息管理信息管理专业必须的文化知识和比较熟悉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立业能力。毕业后在各级医药卫生单位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相关技术工作。
卫生信息管理毕业方向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毕业生可在各级各类医院、高等医学院校、卫生行政管理部门、有关科研院所从事西医、中医结合或中医专业医疗、教学、管理、科研等工作。
襄阳市护士学校位于襄阳市隆中大道92号,成立于1979年,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省级示范中等专业学校。
办学历史
学校原为襄樊市第一人民医院附属护士学校,1986年经省教委、省计委批准为襄樊市护士学校,2008年5月,与原襄樊市科技贸易学校合并为襄阳市护士学校,隶属于原襄阳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9年5月,经襄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整体划归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成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直属襄阳市护士学校。
教学设施
学校占地110余亩,建筑面积380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4000多万元。现有教学楼1栋,实训中心1栋,综合楼1栋,学生宿舍4栋。护理实训中心有基础护理操作实验室、微生物与免疫实验室、模拟护士站、模拟病房、模拟ICU实训室、模拟手术室等各类实验室。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192人,其中在职人员126人。在职人员中,研究生5人,本科91人,专科21人;高级职称40人,中级职称56人;公共课教师37人,专业基础课教师23人,专业课教师31人,双师型教师50余人。
专业老师为你推荐属于你的专业及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