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橄榄 时间:2023-02-15
本文目录
1.
、记提纲。
老师讲课大多有提纲,并且讲课时老师会将备课提纲书写在黑板上,这些提纲反映了授课内容的重点、难点,并且有条理性,因而比较重要,故应记在笔记本上。
2.
、记问题。
将课堂上未听懂的问题及时记下来,便于课后请教同学或老师,把问题弄懂弄通。
3.
、记疑点。
对老师在课堂上讲的内容有疑问应及时记下,这类疑点,有可能是自己理解错误造成的,也有可能是老师讲课疏忽造成的,记下来后,便于课后与老师商榷。
4.记方法。
1.先准备一个活页本,至少1-2沓活页纸(注意节约)
2.要想笔记做得好,先得预习!高中老师没人等你写笔记,课前预习,有助于避免手忙脚乱!
3.记老师课堂上做例题时的技巧,不用记具体步骤(除非不懂得的)
4.记性不好的可以下课后立马整理笔记,记性好的可以攒一章一整理(我就是!),但不要超过一周。每周日别净做题,注意整理笔记,多整理几遍,有些不懂的地方自然就懂了
5.笔记很全,却不知道怎么理解的,可以先做题,再对照笔记,看题是怎么解出来的,别贪多,一章一章的来,也别欠账!
6.平日有所领悟时,即可用活页纸补充,插到相应位置,这就是为什么用活页本!
根据我学习的经验,总结了三点:
第一:要把基本概念写详细;
第二:把推理写清楚,这题怎么解,第一步怎么解,是根据什么,把来龙去脉写清楚,便于理解;
第三:举例说明。一定要举例说明,这样能加深印象,也能更便于理解。
对于一些重点的词,我们也可以用颜色笔作上记号,便于查找。
听课来讲,记会影响听。经常老师讲的话记不全
看书直接在书上写最后只是零星的东西。把书抄一遍也不太可取,那么该记点什么?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验,也进行了许多改变:首先,把记笔记的本子换成了活页纸,一般用B5的。这样一个好处是可以随时在已经做好的笔记中插入一页。不过随后这个也有些问题:有横栏的纸写不在一行的东西时觉得背景碍事,而白纸又对不齐。后来解决方案是 先用活页纸写,再用白纸重新写。那么为什么要重新写呢? 这是因为现在看书有一个新的要求,不能只是我懂了,还要讲出来给大家懂
。 而之前做笔记无非就是抄老师和抄书,很少思考整体逻辑,总在证明或其他的细节上。从而可能过了一段时间还记得一个定义或者一个定理里的细节,但是这一节内容讲了什么,为什么要讲这些而不讲那些可能说不上来,可能你会觉得这是讲课人才该做的,并且很多讲者也未必知道。而自己看书的过程是自己给自己讲的过程,于是我把第一遍看作是学,把第二遍看成是讲
,学时就普通方式做笔记,而讲时就要用板书或者更启发的方式来写笔记,因此第二遍用白纸记更容易发挥。做数学笔记的目的是学,不仅是记录,要说记录当然不如一本书全,那为何要做笔记?做笔记重要的是有自己的东西,自己的理解,自己对文本的诠释。誊写应该是做笔记这个系统工程中的第一步——熟悉材料。很可惜现在很多内容也只是进行到了下一步组织材料使其有结构。 讲者更像一个演员,材料只是剧本,一个“证明”过程就好像是剧本中的一个“打”,如何打要看讲者的表演,而能否挖到剧本里更深层次的联系和内涵又是讲者的个人能力。 一个演员的自我修养可能也适合学数学的人。放两张图,笔记做得丑陋黑色笔记是基本材料。框起来的是这一部分的小标题或中心,箭头是它们直接的联系,还有一些是突出的东西,比如最终结论,重要定理,典型技巧等等。熟悉范畴论的同学可能猜出来,方框就好比对象,联系就好比态射。确实可以这么想,不过还做得不够,还想把自然变换,态射间的关系,n-范畴的思想应用在做笔记过程中。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上面的东东。我一般都会叫我的孩子做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让孩子学习的知识得到一个系统自动归纳,还会发展孩子的空间思维能力。
一般是一个单元做一次思维导图,把这个单元的重难点写出来,标记出来,孩子做了对这个单元的记忆力也就深刻了,相当于重新复习了一遍。
区别如下:
第一,名称不一样,分别是第二课堂和学霸笔记,
第二,重点不一样,第二课堂按照课本的内容和学习进度比较系统的讲知识点梳理了出来,学霸笔记即把知识点摘录了出来,同时,又突出重点,把学霸的想法也写了出来。
专业老师为你推荐属于你的专业及学校